
BEP-20 是幣安智能鏈(Binance Smart Chain,BSC)上的一項代幣標準,規範同質化代幣於 BSC 網路中的創建與運作方式。作為以太坊 ERC-20 標準的進化版本,BEP-20 讓開發者能在幣安生態系統內發行多元類型的代幣,包括穩定幣、效用型代幣及治理權代幣。此標準不僅簡化代幣開發流程,更強化與幣安交易所及其他 BSC 應用的相容性,有效推動幣安生態系統的擴展及流動性提升。
幣安智能鏈於 2020 年 9 月正式推出,同時發表 BEP-20 標準。幣安開發 BEP-20 的主要目的是打造一套可解決以太坊網路高 gas 費與壅塞問題的替代方案。BEP-20 延續了 ERC-20 的多數功能。該標準在幣安智能鏈運行,因此具備更低的交易成本與更快的確認速度。
幣安智能鏈與幣安鏈(Binance Chain)屬並行運作的區塊鏈網路;BEP-20 是專為智能鏈設計的代幣標準,與幣安鏈上的 BEP-2 標準不同,最主要差異在於 BEP-20 支援智能合約,能實現更複雜的應用場景。
在 DeFi 爆發時期,由於以太坊網路壅塞和高昂 gas 費用,許多項目選擇於 BSC 發行 BEP-20 代幣,推動此標準迅速普及。
BEP-20 代幣標準訂定一套必須實作的基本功能介面,確保代幣能於幣安智能鏈生態系統順利運作:
BEP-20 代幣通常透過部署合乎標準的智能合約來創建。開發者可利用 Solidity 語言撰寫合約,並透過幣安智能鏈工具進行部署。因 BSC 與以太坊虛擬機(EVM)相容,以太坊開發者可輕鬆將 ERC-20 代幣移植至 BSC,只需少量調整即可。
BSC 採用權益授權證明(PoSA)共識機制,使 BEP-20 代幣交易通常可在數秒內完成確認,且交易成本遠低於以太坊網路。
雖然 BEP-20 標準在幣安生態系廣泛應用,仍存在幾項值得關注的風險與挑戰:
此外,儘管 BSC 提供較低交易費用,但於網路壅塞時期其效能優勢可能減弱。隨著其他低成本、高效率區塊鏈方案陸續問世,BEP-20 代幣面臨愈來愈激烈的生態競爭。
BEP-20 是幣安智能鏈生態系統的核心要素。它為開發者提供標準化代幣創建與部署框架,促進 BSC 生態系蓬勃發展。作為 ERC-20 的升級版,BEP-20 維持與以太坊生態的高度相容性,並有效解決高 Gas 費與網路壅塞等問題。雖面臨集中化及安全性等挑戰,BEP-20 標準採用率持續上升,BEP-20 標準正積極連結傳統金融與去中心化應用。伴隨區塊鏈技術演化,BEP-20 標準亦將持續回應市場需求,於幣安生態中扮演關鍵角色。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