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toly Yakovenko警告:L2不繼承以太坊的安全性

image

Solana的聯合創始人Anatoly Yakovenko引發了關於以太坊擴展解決方案架構的新辯論。

在一系列評論中,開發者指出,Layer (L2) 和像 Wormhole 這樣的橋梁共享相同的結構性風險:(<<multisig>>) 的多重籤名能夠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更新合約和轉移資產。

雅科文科的觀點並不集中在每個項目的技術細節上,而是關注一個更深層的原則:鑰匙的控制。

根據解釋,如果一小部分驗證者或管理員有權修改主合同或保管橋,則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將受到威脅。

在他們的話中,多籤名定義了誰對序列器擁有真正的權威,因此也對資金擁有權。

一場超越代碼的辯論

雅科文科回應了一位以其在去中心化治理方面的貢獻而聞名的律師加布裏埃爾·夏皮羅的觀點,他認爲更復雜的結構可以提高安全性。

然而,Solana的創始人對此表示拒絕:沒有任何治理模型能夠彌補一組外部密鑰在沒有用戶同意的情況下移動資產的事實。

這個論點重新激發了L2世界中一個反復出現的緊張局勢:繼承以太坊的安全性的承諾與依賴於額外驗證機制的現實之間的對立。

無論是樂觀 rollups 還是 ZK,通常都需要一個集中式的排序器或具有緊急能力的多籤名來撤銷交易、更新合約或修復錯誤。從理論上講,這提供了靈活性;但在實踐中,這引入了信任風險。

L2,橋接和外部密鑰的風險

跨鏈橋是另一個弱點。歷史上,它們曾遭受黑客攻擊,造成數百萬美元的損失,很多時候是由於合約中的漏洞或籤名權限團隊中的人爲錯誤。

Yakovenko強調,這種風險向量在L2中也存在:控制權並沒有分散在成千上萬的驗證者之間,如同以太坊,而是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因此他的警告是:如果基礎層的安全性依賴於一小羣密鑰,那麼系統就並不真正繼承以太坊的魯棒性。無論rollup的算法或爭議機制多麼復雜,最終控制權仍在多重籤名的操作員手中。

呼籲透明度和無信任設計

Yakovenko的消息並不是爲了攻擊以太坊,而是爲了推動對下一代基礎設施設計的批判性反思。可擴展性不能以支撐區塊鏈的"不信任"原則爲代價。

對於用戶和投資者來說,教訓很明確:不僅要評估每個L2的技術承諾,還要評估其控制模型。誰擁有鑰匙,誰可以更新它們,以及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更新。

在根本上,Yakovenko 提出了一個在整個生態系統中回響的問題:去中心化有什麼用,如果一小部分人仍然可以移動你的資金?<no><multisig>

ETH-3.22%
W-3.45%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