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非“法外之地”:北京檢方嚴懲USDT非法買賣外匯案,涉案11.8億判刑2-4年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披露的一起利用虛擬貨幣非法買賣外匯案件,揭示了當前金融犯罪的新動向,也展現了司法機關應對新型犯罪的專業能力。該案涉案金額巨大,最終5名被告人被以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
⚖️ ​案件基本情況與判決結果​
2023年1月至8月間,林某甲受他人指使,夥同林某乙、夏某某、包某某、陳某某,利用5人名下多張銀行卡,接收非法換匯組織“上家”對接的客戶轉入的人民幣資金。該團夥通過實際控制的多個泰達幣(USDT)交易平台帳戶,將接收到的人民幣資金轉換爲USDT,繼而通過平台交易完成資金的跨境轉移,實質上是變相買賣外匯並從中牟利。經查明,該團夥非法經營總額高達人民幣11.82餘億元,其中各成員參與數額在1.49億元至4.69億元之間。2024年12月25日,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檢察院以非法經營罪對林某甲等5人提起公訴。2025年3月21日,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5名被告人均因犯非法經營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至四年不等,並處相應罰金。被告人均認罪認罰,未提出上訴,判決已生效。
🔍 ​犯罪手法與案件特徵​
本案中,犯罪分子採用了“虛擬貨幣爲媒介”的新型犯罪手法。具體而言,他們以泰達幣(USDT)這類穩定幣作爲“橋梁”,將人民幣資金轉換爲虛擬貨幣,再通過虛擬貨幣交易完成資金跨境轉移,實質上是實現了外匯與人民幣的變相買賣。這種手法利用了虛擬貨幣交易的一些特性,如一定的隱蔽性、跨境便利性,試圖混淆行爲性質,給偵查取證帶來挑戰。最高檢此前已明確指出,利用虛擬貨幣爲媒介開展非法買賣屬於非法金融活動。此類案件通常具有“資金密集型+人員密集型”特徵,且常涉及利用境外交易平台和數據,取證難度較大。
⚖️ ​檢察機關的辦案思路與應對策略​
面對此類新型犯罪,北京市檢察機關優化了辦案思路,以精準鎖定行爲本質。他們加強與公安機關的協作,並結合虛擬貨幣的特徵和交易規律重構辦案思路。具體策略上,檢察機關以資金數據證據爲切入點,通過比對銀行帳戶和虛擬貨幣交易帳戶的時間關聯性、分析銀行資金流水異常特徵、梳理虛擬貨幣交易歸集鏈路等方式,精準甄別出交易行爲在操作模式和目的上的異常性,從而在排除“炒幣”等不合理辯解後,認定被告人“實施非法買賣外匯”的行爲本質及主觀明知。爲了構建扎實的證據鏈,檢察機關採取了“技術賦能+規範審查”的方案。這包括委托檢察技術人員對偵查人員調取境外數據的路徑及內容進行遠程勘驗,確保境外虛擬貨幣交易平台資金數據的取證合法性、真實性和規範性;採取“全覆蓋+類型化”取證策略,引導偵查機關優化取證工作;並通過“資金接收—虛擬幣轉換—跨境轉移”的全鏈路數據核驗,精準鎖定每名被告人的犯罪數額。
💎 ​案件啓示與影響​
本案的判決具有重要的警示意義和法律示範價值。它明確揭示了利用虛擬貨幣變相買賣外匯的行爲,即使試圖借助新型媒介掩蓋本質,依然會被司法機關依法認定爲非法經營罪並受到刑事處罰。最高檢第四檢察廳負責人此前強調,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屬於非法金融活動,以虛擬貨幣爲交易媒介間接實現外匯與人民幣的貨幣價值轉換,系非法買賣外匯行爲鏈條上的重要環節,應予依法懲治。此案的成功辦理,也爲司法機關處理同類新型虛擬貨幣外匯犯罪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參考和實踐樣本,展現了檢察機關在精準打擊新型金融犯罪、維護金融安全方面的能力。
查看原文
post-image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