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无论是咖啡店、便利店、机场地铁还是大型商场,共享充电宝都已成为非常普及的生活基础设施。由于智能手机是高频、刚需、无法脱离的日常设备,“随时可补电”成为一种必然需求。
共享充电宝之所以与 Web3 具有天然适配性,是因为它的使用行为频次高、真实可验证、覆盖密度大,完全符合 DePIN(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对“真实链下行为上链记录”的要求。这让充电这一简单动作,也可以成为链上激励网络的一部分。
Piggycell 不是从加密项目出发,而是先从真实商业部署做起,经过多年运营积累了庞大的线下网络。它的商业基础体现在三个关键点:
第一,设备数量规模化。
实体充电宝设备与充电站已经在城市中形成覆盖,当你需要的时候,它就真实存在。
第二,用户使用频率稳定。
充电这个动作不会因为市场周期变化而减少,需求长期稳定。
第三,现金流可持续产生。
共享充电宝本身能够带来租借收入,这让代币与权益分配具有实际来源,而不是空转游戏。
这一点非常重要:Piggycell 推出的并不是“先发币再找应用”的概念,而是将已有业务纳入一个开放网络结构中,让更多参与者共享扩张收益。
1.Charge-to-Earn(充电即赚)
用户租用充电宝、归还设备、完成一次充电行为等操作都会被记录,并可按贡献获得代币或激励。这意味着普通消费者本身就是网络的贡献者。
2.Dominate-to-Earn(主导即赚)
对于更深度的参与者,如部署充电站的商户或持有相关权益 NFT 的用户,他们可按区域或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获得收益分配。也就是说:
这是典型的 Web2 业务 + Web3 收益共享模式融合。
Piggycell 近期在全球 Web3 圈子中热度提升,原因主要包含:
尤其是对于 DePIN 赛道来说,谁能把“真实世界资源”搬上链,谁就拥有稀缺性。Piggycell 的优势就在于——它已经有了真实使用量,而不是从零开始做试验。
很多 DePIN 项目虽然概念新颖,但落地难、设备少、使用不常态化,使得新手很难真正理解。但 Piggycell 不一样,它的优势在于:
换句话说,如果你想开始研究 DePIN,却不知道从哪里入门,Piggycell 是非常好的第一个学习样本。
Piggycell 做的是现实世界中已成熟的共享充电宝业务,而 DePIN 赋予它的是让使用、建设与网络增长可以共享收益的全新模型。这不仅让普通用户能够“用即参与”,也让基础设施提供者可以分享长期价值。
如果未来 Piggycell 成功走出韩国,把模式复制到更多城市和国家,那么它可能会成为 DePIN 类赛道中最具实际落地优势的项目之一。
分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