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在失去其王冠吗?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如何重塑全球金融

image

美元的主导地位长期以来定义了全球金融。然而,随着中央银行试验加密货币和人工智能重新塑造跨境结算,这一体系面临数十年来首次真正的结构性考验。这一转变可能重新定义全球流动性和信任的定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COFER数据显示,到2025年初,美元在全球储备中的份额为56.32%——自欧元诞生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94%的货币当局正在测试中央银行数字货币。这表明国家货币的多样化和数字化。

人工智能在金融基础设施中的到来加速了这一转变。国际清算银行警告称,自主交易和流动性算法可能会加大系统性风险。同时,新的数字轨道承诺提供更便宜、更快速的转账。基于美元的传统网络正悄然侵蚀。

美元主导地位永久转变的指标

基于二十年的宏观研究,Natixis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Alicia García-Herrero博士解释了CBDC、人工智能和稳定币如何重新绘制全球货币权力。她还概述了哪些指标将首先揭示这一转变。

美元仍然是储备的锚,但侵蚀已经开始。COFER 数据显示自 2000 年以来稳步下降。问题不再是是否会出现替代品,而是何时这种转变变得可测量——一个投资者现在可以实时观察的时间表。

“根据我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分析 COFER 数据的经历,我们追踪了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在 2025 年第二季度为 56.32%——以及人民币和欧元的增长,以及 94% 的中央银行参与的 CBDC 试点。加密货币的波动性可能会加剧人工智能驱动的风险,正如国际清算银行(BIS)所警告的。然而,CBDC 提供了受控的转变。如果美元在 2027 年跌破 55%,我预计会有可测量的侵蚀,超过 10 亿美元的年度 CBDC 结算将发出持久的信号。稳定币在没有剧烈波动的情况下支撑美元的稳定。”

她的门槛——到2027年降至55%以下,加上数十亿美元的CBDC流入——将标志着储备结构的转折点。它显示了多样化何时不再是理论,而成为政策。

稳定币市场份额及新兴区块风险

稳定币仍然是美元流动性的延伸。大约99%的流通量与美元挂钩,其中USDT和USDC占主导地位。非美元或商品支持的代币可能会引发基于区块的竞争——这清楚地表明流动性可能会沿着政治界限碎片化。

“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如USDT和USDC在2025年10月占据了超过99%的$300 亿市场。如果一种以人民币为支持的稳定币达到10–15%的市场份额,可能会引发区块紧张。如果其超过20%,则可能会破坏全球流动性。”

加西亚-埃雷罗认为,一个竞争对手的稳定币必须在全球结算中占据超过20%的份额,才能触发真正的区块碎片化。这标志着数字货币开始重新绘制地缘政治,而不仅仅是支付。

链上结算现已达到$35 万亿美元的年交易量——是Visa交易量的两倍。一位首席执行官称其为"现代欧洲美元网络",满足全球对美元的需求,超越银行。这表明数字基础设施仍在增强美元的影响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表明,这些代币已经处理了拉丁美洲和非洲约8%的国内生产总值规模的流动。这证明了稳定币现在作为非正式的政策工具。

“稳定币满足了现有的美元需求。这是市场驱动的,而不是国家驱动的。在短期内,它们强化了主导地位。在长期内,这取决于美国的政策和信心。”

这个数字美元系统被比作1960年代的欧元美元市场,当时离岸投资者通过平行网络获取美国流动性。私人创新扩展了美元的影响力,而不是取代它。

高通胀经济中的稳定币

在像阿根廷和土耳其这样的通货膨胀严重的经济体中,稳定币充当非正式的美元通道。它们作为对货币崩溃的数字对冲,并提供一条平行的金融生命线,展示了加密货币在现实世界中的作用。

“在阿根廷,稳定币保护了500万用户,占加密交易的60%以上。当零售支付达到20–25%或外汇交易额的15%时,它们会变得不稳定。在土耳其,类似的采用使其在全球排名靠前。总体而言,它们的稳定作用在当前水平上超过了风险。”

她的经验法则:适度使用能够稳定。但当稳定币超过四分之一的支付时,它们就会威胁到货币主权——这一点将从救助变成风险。

代币化与主权债务

代币化已成为金融领域的一个关键主题,尽管主权采用进展缓慢。尽管国际清算银行(BIS)的试点进展缓慢,但私营公司发展更快。富兰克林·坦普顿预计,香港、日本和新加坡的国债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将早期采用。这些试点展示了监管和创新已经相遇的地方。

“机构希望能够管理波动性并增强流动性的工具。它始于零售,但一旦二级市场成熟,机构资金就会跟随而来。” — Max Gokhman, Franklin Templeton

数据显示,代币化国债超过55亿美元,稳定币超过$220 亿美元。随着传统资产悄然迁移至链上,这一概念正从试点转向实践。

“RWA代币化到2030年的万亿预测感觉雄心勃勃,但代币化债券在2025年中期已经达到$8 亿。我预见到到2028年,新的主权发行中将有5%来自亚洲和欧洲,而美元的韧性将持续。”

她的预测——到2028年,5%的主权发行将被代币化——表明由亚洲和欧洲主导的渐进改革。它是对美元体系的补充,而不是替代。数字金融往往通过合规而非叛逆来发展。

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努力正在汇聚。加西亚-埃雷罗预计监管机构将推动采用,而富兰克林坦普顿则押注于市场需求。无论如何,传统资产正以一种债券和一种基金的方式迁移到区块链平台上。

中国的电子人民币与国家主导的加密货币

中国的数字人民币在中央严格控制下持续扩展。到2025年中期,它已处理了7万亿人民币的交易。这显示了北京在没有私人加密货币的情况下数字化货币的能力,以及集中生态系统如何迅速扩展。

《学习时报》,中央党校的期刊,将加密货币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视为“金融动员”的工具。北京的数字人民币和区块链网络作为流动性控制和制裁韧性的战略资产——一个将金融与安全结合的“数字物流前线”。

“中国的数字人民币体现了规范的数字金融。到2025年6月,处理了7万亿人民币。当私人区块链外商直接投资低于金融科技流入的10%时,完全由国家主导的模式就会出现。到2026年底,我们将看到明显的主导地位。”

她将国家主导的主导地位定义为私有区块链投资占金融科技流入的10%以下。到2026年底,这一水平可能会出现,届时数字主权将变得可测量,而不仅仅是口头上的。

俄中贸易与“国家主导的Web3区块”

面对制裁,俄罗斯和中国现在大多数贸易在美元体系之外结算。他们的数字资产实验引发了一个问题:何时协调会成为一个正式的集团——一个可能重塑结算地理的转折点。

“俄罗斯在2025年合法化加密货币用于对外贸易,非美元/欧元的交易流量现已超过90%,以人民币和卢布为主,这表明如果50%的贸易转向数字资产,可能会出现一个‘国家主导的Web3区块’。CBDC桥梁可能减轻风险,讽刺的是,锚定美元的稳定币可能会稳定这种流动。”

她的50%基准定义了一个新的清算领域的门槛。它可能会稳定受制裁的贸易,但却加深全球的分裂。

欧洲已经做出了反应。欧盟最近对以卢布支持的稳定币A7A5的禁令标志着其首次直接针对加密货币的制裁。这表明数字资产已成为金融冲突中的武器和目标。

个人身份验证与金融包容性

像Worldcoin的生物识别模型这样的个人身份证明系统正在重新定义关于身份和包容性的辩论。它们的经济价值尚未得到证实,但可扩展性可能会影响AI时代信任框架的演变速度。

“像Worldcoin这样的个人身份验证试点项目,到2025年中旬可验证2亿个身份,可能会将借款成本降低50–100个基点,或者提升资本获取能力20–30%。如果在2027年实现,这将超越炒作,验证个人身份证明的有效性。”

这场辩论反映了更广泛的数字身份竞争。TFH的Adrian Ludwig将人类证明系统视为AI时代的信任层。García-Herrero表示,只有可衡量的影响才能证明它们的价值。

人工智能与加密货币跨境贸易主导权

人工智能驱动的金融现已影响流动性、合规性和结算。国际清算银行表示,机器学习助手已经自动化了反洗钱审查。Pine项目的智能合约使中央银行能够实时调整抵押品,预示着可编程合规性的崛起。

国际清算银行(BIS)将其框架设定为一个可编程但受监管的金融核心。像 AI 2027 这样的投机前景想象 AI 系统指导流动性、研发、市场和安全政策。国际清算银行呼吁在这些系统完全出现之前,必须做到设计中的诚信。

“人工智能的跨境优势将会激增,到2027年75%的支付将实现即时到账。中国似乎通过国家支持的沙盒计划,准备占有超过30%的市场份额,并将近$100 亿的投资。稳定币可能会补充人工智能代理,抑制波动性。”

到2027年,接近$100 亿美元的投资支持该模型。稳定币可能作为合规的、代币化的层,将自动化流动性与可编程货币连接起来——这是监管者的下一个战场。

主权比特币储备与资源瓶颈

比特币在主权储备中的份额仍然很小,但具有象征意义。它与风险资产的关联以及对能源和芯片的依赖可能会产生新的地缘政治关键点。数字储备可能很快与实体供应链挂钩。

“主权比特币储备仍然低于外汇总额的1%。到2030年达到5%将引发一场动荡的‘数字黄金竞赛’。能源和半导体供应可能成为瓶颈,而稳定币则提供了一个更稳定的储备替代品。”

与此同时,数字资产财库(DAT)公司管理着超过$100 亿的加密货币,这揭示了脆弱的资产负债表如何反映主权风险。专注于比特币的财库具备严格的流动性缓冲,似乎最具韧性——这预示着随着采用率的上升,各国可能面临的挑战。

加密货币的透明度和治理优势

公共区块链正在进入政府登记册和采购系统。对于民主国家来说,透明的账本提供了直接增强财政信誉的问责制。

“区块链采购试点提升了爱沙尼亚等民主国家的透明度,政府采纳市场从2024年的225亿美元跃升至2030年接近$800 亿美元。国家链上支出的15%–20%,使民主国家获得了结构性优势。”

她的15–20%基准标志着区块链采用变得结构化的时刻。这提高了透明度得分,并为开放社会提供了治理优势。

结论

在十个领域——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s)、人工智能(AI)、稳定币、代币化和区块链——加西亚-埃雷罗的框架表明的是演变,而不是革命。美元的影响力正在扩散,而不是消失,因为数字货币将货币权力转化为一个共享的数据驱动系统。

她的分析将猜测建立在可测量的数据基础上:储备比率、结算流动和采纳门槛。未来的货币秩序将不再仅仅依赖于颠覆,而是取决于治理——透明度、信任和控制在数字时代如何协调一致。

CROWN-5.09%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