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在2024年这个被认为属于AI与数字资产的时代,最闪耀的资产王者,并非万众瞩目的BTC,也不是屡创新高的美股,而是穿越了千年历史的——黄金。



年初时,我和许多市场观察者一样,将目光投向了BTC、港股与美股的潜在机遇,并记录下了自己的观点。这份对新兴领域的期待至今未变。然而,市场总是用最冷静的数据说话:截至目前,黄金年内涨幅已高达56%,而被寄予厚望的BTC涨幅约为17%。更令人震撼的是体量:黄金以28.8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值,构筑了一个BTC(约2.2万亿美元)尚难企及的价值堡垒。

这轮黄金的强势表现,背后是一股沉默却强大的力量在推动:全球央行的集体“扫货”。2024年,全球央行净购金量突破1045吨,连续三年站在千吨高位之上。来到2025年第二季度,趋势有增无减:波兰大手笔增持18.66吨,哈萨克斯坦紧随其后购入15.65吨,中国央行也保持着6.22吨的稳步增持。

各国为何不约而同地拥抱黄金?答案藏在对于现行法币体系,尤其是美元信用的深层忧虑中。面对美国36万亿美元的国债规模和124% 的债务率,持续印钞的策略正在松动美元的根基。政策上的不确定性,更让各国清醒地认识到:外汇储备中的数字或许会因制裁或通胀而缩水,但握在手中的黄金,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无国界的终极财富。

那幺,被誉为“数字黄金”的BTC,为何在此轮竞赛中稍逊一筹?核心在于其“青春期”的烦恼:共识尚未完全破圈。尽管其2100万枚的恒定总量完美复刻了黄金的“稀缺”内核,但过强的投机属性暂时掩盖了其价值存储的光辉,让许多人仍视其为一场高风险游戏。

但转折的信号已经出现。美国监管的态度正从排斥转向接纳,BTC现货ETF在2024年的获批,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它被正式纳入了主流的美元金融体系。回望初心,BTC的魅力本就与黄金同源——它不依赖任何政府的信用背书,是一种天然的、数学保证的价值载体。只是这条“布道”之路,它需要更多时间来走完。

在我看来,黄金与BTC并非你死我活的替代关系,而是互补的“价值存储双雄”,各有其不可替代的场景。黄金的阿克琉斯之踵在于其物理属性:价格越高,实物黄金的存储、运输和交割成本就越是惊人。而BTC的优势恰恰在此刻凸显——它是 “轻资产的价值容器” 。

一个常被引用的设想是:在极端情况下(如战乱),一个人最多能携带50公斤黄金(约价值3750万元),这已是体力的极限,且目标显着,风险极高。而一个载有BTC的硬件钱包,或仅仅是12个单词的助记词,就能轻松承载上亿资产,穿越任何物理边界。

我的观点始终未变:我既相信黄金千年沉淀的定力,也看好BTC代表未来的锐气。并非因为它们完美无瑕,而是因为我坚信,在全球法币持续承受压力的宏大背景下,真正能穿越周期、抵御风险的,永远是那些不依附于任何单一主权信用的“硬核”资产。在价值存储的漫长赛道上,它们或许正是面向不同时代的两面旗帜。
ETH-4.36%
BTC-2.87%
查看原文
post-image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