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SBI Group 携手 Chainlink:为银行打造加密工具,掀起亚洲金融新篇章

robot
摘要生成中

在 Web3 与传统金融不断融合的时代节点上,日本金融巨头 SBI Group 与区块链预言机平台 Chainlink 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旨在为银行及金融机构推出一系列合规、可扩展的加密资产基础设施。此次合作不仅聚焦日本市场,也将辐射亚太地区,标志着加密技术在传统银行场景中的落地进入新阶段。

一、合作背景:银行渴望「可用」的加密资产工具

根据 SBI 旗下 SBI Digital Asset Holdings 的一项调查,约 76% 的金融机构意向投资代币化证券,但却指出“缺乏机构级别市场基础设施”是推动加密资产大规模应用的最大障碍。

在此背景下,SBI 拥有超过 2,000 亿美元资产规模及广泛金融网络,将其深耕传统金融的实力,与 Chainlink 在预言机、跨链互操作技术上的技术优势结合,成为强有力的推进者。

二、合作重点:构建符合机构需求的加密基础设施

双方的战略合作涵盖多项关键场景,主要包括:

  • 代币化真实世界资产(RWA):利用 Chainlink 的跨链互操作协议 CCIP ,将债券、不动产等传统资产数字化为区块链上的代币。
  • 稳定币与储备透明机制:通过 Chainlink 的 Proof of Reserve 技术,在链上验证稳定币背后的储备情况,提升信任度与合规水平。
  • 跨链与跨境支付清算:合作聚焦于银行级别的“支付对支付”(PvP)及跨境结算场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 基金净值披露上链(NAV On-Chain):将传统基金的净值及其变化实时上链,增强资产管理透明度。

这种“从资产上链到支付结算”的一体化流程,针对银行与机构的痛点进行了深度切入。

三、日本为何成为加密银行工具试验场?

  1. 监管环境渐趋明朗:日本金融厅(FSA)对加密资产的监管框架不断完善,且正在推进日元计价稳定币的审批流程。
  2. 传统金融与科技结合强:SBI Group 本身在日本数字资产领域已有多年布局,其子公司涉及数字资产、区块链投资等,是较为成熟的金融科技桥梁。
  3. 亚洲市场样本价值高:除了日本,亚太地区银行对代币化资产的兴趣高涨,此次合作可视为“从日本出发,辐射全亚太”的典型布局。

四、对银行、用户与市场的深远意义

  • 银行角度:通过与 Chainlink 的技术结合,银行将获得可监管、可审计的加密工具,降低合规与技术进入门槛。
  • 用户角度:未来普通客户在银行即可参与代币化资产、以稳定币进行跨境结算或参与链上基金,桥接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世界。
  • 市场角度:此次合作或为“银行+加密”生态提供可复制模型,推动代币化资产规模化、合规化落地,将释放更多流动性与创新空间。

五、挑战与观察点

尽管合作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挑战:

  • 监管动态仍具不确定性:虽然日本监管高频推进,但代币化证券、稳定币等在合规框架中仍需时间。
  • 银行系统整合风险:银行传统系统与区块链技术差异较大,落地过程可能出现技术、运营或安全挑战。
  • 市场教育与采用滞后:即便工具到位,银行和客户对代币化资产、稳定币及跨链支付仍存在认知鸿沟。

六、结语:传统银行迈入加密新时代

SBI Group 与 Chainlink 的合作,不仅是两家企业的战略联手,更代表了“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融合”的新起点。当银行开始构建专属于其客户、合规可信、技术先进的区块链工具,加密资产将不再是“另类投资”,而是金融服务的标配。2025 年,我们所见的不只是加密交易的增长,更是加密基础设施的构建——而这一次,银行正成为关键参与者。

LINK-10.05%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