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場候機,旁邊坐着一個穿西裝的中年人,看他在電腦上切來切去,不停盯着外匯盤。過了一會兒他嘆了口氣,跟我搭了個話:“年輕人,你搞加密的吧?我們這些做傳統金融的,真看不懂你們在炒什麼。”
我笑了笑,說:“其實你們那套,也快搬到鏈上來了。”
他皺眉:“什麼意思?”
我給他舉了個例子——MultiBank。
這個名字他很熟,是在傳統金融裏有幾十年歷史的老牌機構。
我說,他們最近推出了一個新的鏈上系統 @multibank_io,不是發幣圈錢,而是要把他們那些真實的金融資產搬到鏈上來。
比如,交易和托管層還是 MultiBank 自己做,保證交易和清算安全;
資產層裏,
$MBG 負責把他們在現實世界中的收益產品代幣化;
場景層更屌,連運動員的商業合同、體育IP都能變成鏈上資產,真正讓RWA從“票據和債券”擴展到“人和品牌”。
他聽完有點驚訝:“那這不就是我們那套,只是放在了區塊鏈上?”
我點頭:“是的,但不同的是,他們不等傳統機構來理解區塊鏈,而是自己先上鏈了。”
在我看來,這才是RWA賽道成熟的標志。
不是誰喊得響,而是誰真能在合規框架裏,讓真實資產流動起來。
MultiBank的價值恰恰在於它擁有兩個最難復制的東西——監管牌照和信任體系。
在幣圈這個誰都能造故事的地方,這反而成了最硬的底層資產。
後來他笑了笑,說:“看來我們也得重新學一遍金融。”
我說:“沒錯。Web3的終點,可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