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证监会警告加密储备公司泡沫风险,拟订规范上市公司持币行为

香港证监会 (SFC) 近日关注数位资产储备公司 (Digital Asset Treasury, DAT) 风潮,指出部分公司股价因大量持有加密资产而出现脱离基本面的高溢价。证监会主席黄天佑表示,监管机构将研究是否有必要为 DAT 制定指引,并加强投资者教育,以防市场投机与风险扩散。

香港当局关注:DAT 买币炒高估值,监管缺口引疑虑

香港南华早报报导,黄天佑在本周记者会上指出,证监会正密切留意加密储备企业的运作模式,并担忧其公司股价与加密资产持仓成本出现巨大溢价的情况。他引用美国案例指出:

有公司买入了 10 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其反映在公司的股价及市值上,往往高于两倍,即 20 亿美元以上。事实上,美国也开始审视有关情况。

他强调,散户投资者往往难以理解加密储备公司背后的实际风险与价值结构,监管机构将强化教育与警示,避免市场出现过度投机。

港交所立场明确:DAT 上市几乎是不可能

近年来,多家上市公司有意转型为以加密资产为核心的 DAT 企业,但黄天佑指出,港交所现已对至少五起类似的申请提出质疑并拒批:

即便港交所与证监会仍未对此订定具体规范,但香港目前依然禁止公司成为「单纯囤积加密货币」的上市企业。

他同时表示,若已上市公司选择用现金购买加密货币,监管机构将持续关注其风险曝光程度。

(加密储备公司受阻!亚太三大证交所严控上市,MSCI 建议将 DAT 排除在指数之外)

监管模糊地带:企业能否投资加密货币?能投资多少?

对于企业能否购买加密资产,黄天佑形容目前的「红线」尚未明确:

如果只买 1 个比特币可以,那买 10 个或 100 个呢?若把所有现金都投入比特币,又该如何界定?

他指出,加密资产波动剧烈且透明度不足,当公司以此作为主要资产时,股价与内在价值的落差将进一步放大。

他提醒投资者,若未来监管政策落地,这些溢价可能在一天之内消失,敦促市场参与者审慎评估潜在风险。

投资者教育成关键:SFC 拟推市场指引与风险宣导

面对 DAT 热潮延烧全球,黄天佑表示,证监会将「研究是否有必要制订相关监管指引」,同时推动大众教育计划,帮助投资者辨识 DAT 与实际财务结构的差异:

在经过教育后,投资者应能理解这些公司股价的溢价如何产生,并明白这些溢价可能瞬间蒸发。

(DAT 求生术大公开,加密妖股创意十足,能否成功救起股价?)

香港态度谨慎:同股不同权机制同步检讨

除 DAT 问题外,黄天佑亦提到,香港自 2018 年推出的「同股不同权 (WVR)」制度将展开全面检讨。未来将在保障小股东权益的前提下,寻求吸引更多创新与科技企业上市,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监管稳健形象。

随着全球上市企业纷纷将加密资产纳入资产负债表,香港监管机构的态度显得谨慎而明确。SFC 此次表态,显示香港仍坚持稳定先于创新的原则,也与中国近期收紧加密监管的举措相互呼应。

(京东、蚂蚁稳定币计划喊卡?中国监管压力波及香港创新试点)

这篇文章 香港证监会警告加密储备公司泡沫风险,拟订规范上市公司持币行为 最早出现于 链新闻 ABMedia。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